我为滨医卫管代言 | 招生季之名师宣传

发布者:林雅楠发布时间:2025-06-09浏览次数:32

亲爱的同学

你是否向往站在未来医疗发展的最前沿在医学与管理的交融地带开拓一片新天地在滨州医学院卫生管理学院我们带你洞悉健康政策变革、解码智慧医疗浪潮、把握医院精益运营的脉搏。严谨求实的老师们将以高远的视野与悉心的指导为你点燃探索热情、锤炼核心竞争力将个人理想融入健康中国的伟大实践让青春的每一步都踏响奋斗的和弦最终汇入为人类健康福祉贡献力量的星辰大海

名师简介

孔杨中共党员卫生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管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卫生管理、智能决策等方面的研究。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重点项目等省级以上课题7项完成全国统计科研项目、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等省部级课题4项完成横向课题2项参与国家级课题2项、山东省政府重点咨询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近年来发表CSSCI、SCI、EI等论文近20篇获厅局级以上科研奖励15项教学奖励5项。出版著作2部副主编教材3部。指导学生主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7项、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国家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多次被评为省级、校级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

荣誉个人

全国高等教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华东赛区一等奖

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山东省软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烟台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三等奖

滨州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三次、二等奖一次、三等奖一次

滨州医学院微课教学比赛一等奖两次

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优秀指导老师

滨州医学院本科毕业生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教学工作优秀教师、青年教师教学能手

创先争优争做科教兴鲁活动先锋共产党员

寄语

亲爱的同学们

高考的号角即将吹响你们正站在人生至关重要的十字路口怀揣梦想蓄势待发。那些夜以继日的拼搏在书山题海中的跋涉都是为叩开理想大学之门拥抱广阔未来。请坚信每一滴汗水都不会白流每一次努力都在为梦想筑牢基石。

选择卫生管理学院加入健康中国建设的浪潮这里是医学温度与管理智慧交融的奇妙场域。你们会在优化医疗服务流程里打磨匠心于提升全民健康福祉中践行使命成长为健康事业的系统工程师用专业为生命护航成为价值创造者以担当为时代赋能。这片充满无限可能的天地正盼着你们奔赴而来

人才培养

孔杨教授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以学科竞赛为重要抓手积极引导学生参与高水平专业赛事。近年来她倾力指导的学生团队在多个国家级、省级重要竞赛中表现优异屡获佳绩。

在数学学科领域她指导的学生在第十五届山东省大学生数学竞赛非数学组中荣获三等奖。在专业实践与创新应用领域其指导团队在正大杯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大学生市场调研与分析大赛中均获得全国一等奖在第三届大学生智能技术应用大赛中获得二等奖人卫杯第十三届全国医药卫生管理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竞赛中获得三等奖的好成绩。

孔杨教授课题组现有硕士研究生15人。作为课题组的方向锚定者孔教授基于自身学术积累和领域洞察力为学生筛选具有创新性和可行性的研究课题在研究遇到瓶颈时为课题组成员提供独到的解决方案或研究思路。在孔杨教授的悉心指导下课题组研究生潜心科研、锐意创新学术探索与实践中取得多项成果INT J GEN MED、《现代预防医学》、《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中国医院》等国内外顶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并获山东省研究生创新成果1项。

学生获奖

师生故事和姜茂敏

滨医成长印记人生中不可磨灭的烙印

大学是人生观树立的重要时刻它不仅是知识积累的起点更是心灵觉醒、人格塑造的关键节点。走进滨州医学院的那一刻我仿佛走进了一个崭新的世界——这里有智慧的光芒有理想的回声也有成长的阵痛和迷茫。大学不仅教会我如何面对考卷上的每一个问题更重要的是它教我如何面对生活中的选择与挑战正是在这段时光里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坐标不再盲目跟随他人而是学会了为自己的梦想导航。大学是人生中一次深刻的自我对话它让我们学会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滨医就像一块温润厚重的砚石在我心中刻下了属于青春的坚实印记这段岁月将成为我人生旅途中不可磨灭的烙印在今后的每一个阶段继续指引我走得更稳、更远。

稚子学步结缘滨医从敏感自卑向自我肯定的蜕变

命运的齿轮总在不经意间转动带着一丝跌宕一些偏差却又悄无声息地把我引向光亮。出生在一个偏远的小村庄家庭因父亲患病而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从小我便在一种要撑起家的意识中长大。原本童年该有的轻松与快乐在我心里被挣钱”“养家”“改变命运这几个词填满。我不敢做梦更不敢去奢望什么样的远方仿佛自己的出身早已为未来划定了低矮的天花板。或许正是这种焦虑让我在高考这场决定命运的赌局中落了下风。一所名不见经传的民办高校本科直通车”“春考包过等虚幻的承诺将我一头带入迷雾。直到我发现自己的高考账号密码已被控制只能填报他们指定的学校我才意识到梦想竟可以这样轻易被操纵。于是我被调剂被滑档却也因此意外地与海滨之城结下了不解之缘走进了滨州医学院烟台校区的大门。

刚踏入校门的我是敏感的是自卑的。我们劳保高职本班的身份在某种程度上被贴上了低一等的标签。在教学安排、学业压力、甚至周边目光的投射中我们与夏季高考班形成了天然的对比。他们学识扎实、底子厚实而我们则像刚刚爬出泥潭的青蛙眨着眼看不清前方。即使后来班级更名为社保二班那种隐隐的自我否定仍在心里扎根我是不是注定不如别人直到有一天学姐带我走进图书馆。那一刻窗外阳光穿过巨大的落地窗洒在木质书桌上温柔却又庄重仿佛在告诉我这里是可以安放梦想的地方。她没有因为我的拙口笨舌而不耐烦而是耐心地教我如何借书、如何查阅资料、如何去一点点积累知识的重量。那一刻我第一次感受到温暖的接纳而非审视的目光。随后的日子里老师们没有因为我们基础差就放弃我们反而因材施教从基础的概念、原理讲起一步步带着我们理解、掌握、应用。他们仿佛早已看穿我们的自卑却不动声色地用支持和陪伴为我们一点点搭建起属于自己的学术殿堂。更令我动容的是我第一次参与大学生创新项目。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从选题、调研到撰写计划书、实践落地一路跌跌撞撞却收获颇丰。还有暑期社会实践我们带着所学走入社区面对真实的人群那些被我们服务的人一声谢谢让我的内心第一次泛起一种从未有过的成就感——原来我也能用自己的知识去照亮他人。一点一滴的积累一次一次的突破我开始意识到命运的起点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是否有勇气打破设限。我不再沉溺于对高职身份的自怨自艾而是把它当作磨砺与成长的起点。终于在毕业之际我荣获山东省优秀毕业生称号那一纸证书上的金色字眼仿佛在为我过去所有的挣扎与蜕变作出了最响亮的注脚。

滨医是我人生最初的光亮之地。它没有一开始就给我耀眼的光环但它愿意为一颗敏感、自卑的心点上一盏灯。如今回望那段岁月是我成长中最真实、最痛也最美的印记是我人生中不可磨灭的烙印。

青春逐梦树立敢于挑战的勇气与心灯不灭的决心

时光荏苒转眼我已走过十一年求学路。从本科、硕士到博士从滨医走向更广阔的世界每一个脚印都烙印着滨医精神的痕迹。它如一盏永不熄灭的心灯照亮我穿越迷雾、步履坚定的旅程。尽管时空在变身份在变但那份最初的信念却从未动摇——勇敢逐梦笃定前行。

回望刚步入研究生阶段的我仍然青涩却早已拥有了在滨医所培养起的那份敢想、敢做、敢突破的底气。大学时期我曾参与大创项目、走进社区参与社会实践在那些看似琐碎却沉实的过程中我第一次学会了如何做一份完整的调研计划如何站在问题之前寻找答案更学会了面对未知不要逃避而是勇敢尝试。那些在校园里一笔一划写下的立项书、调研报告似乎只是求学生活的一部分但它们在我心中埋下了一颗名为科研的种子。而真正点燃这颗种子的人是孔杨老师。她常常对我们说科研需要严谨对待知识要有敬畏之心慢下来、沉下去。我至今记得她在指导我们写项目内容时一句提醒越简单的结论越需要复杂的思考。正是在她的指导下我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篇论文在反复的修改、推倒、重建中我第一次真正理解了什么叫科研精神”——不是华丽的成果展示而是对每一个数据、每一个变量保持谨慎对每一个问题都保有好奇心。

从那以后我知道了科研的路也许孤独、也许枯燥但只要心中有灯就不会迷路。读研期间我没有停下脚步不仅扎根科研更选择向更高的平台发起挑战。我开始尝试参与学术竞赛一次次走上讲台一遍遍答辩、演讲、被质疑也一次次在失败中学会总结在困顿中找到突破。我始终记得第一次站在国家级学术竞赛现场的紧张仿佛全世界的目光都在审视我但我告诉自己不要怕滨医的教室教会了你什么叫自信滨医的讲堂塑造了你能说、敢说、会说的底气。就是这种源于内心的勇气支撑我在多场省部级、国家级竞赛中脱颖而出。后来我顺利获得两次国家奖学金与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的称号。那一刻我不是在炫耀成绩而是在默默告诉曾经那个自卑敏感的自己你可以你真的可以。

正是这一切积淀和沉淀才让我有底气迈向更远的征程我考入了厦门大学攻读博士学位。面对更高层次的挑战我并没有退缩而是将滨医精神深深地植入了骨血——保持学习的热情坚持问题导向永远不要满足于当下的成果。滨医教会我每一份成功的背后都藏着无数次默默努力的平凡时刻。它不是一蹴而就的幸运而是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的积累。在厦大我依旧在挑战自己。在论文写作、学术研究、项目申报中我不断回忆起滨医的日日夜夜。那一段在滨医沉淀下来的学习方法、思维路径、人生态度成了我面对学术高峰时最坚实的支撑。滨医精神早已超越了一纸校训它已经变成了我思考的方式面对困难时的坚持乃至追梦途中不容妥协的倔强。

青春如歌逐梦如舟。在这场不曾停歇的航行中是滨医给了我启程的港湾是滨医精神让我在风浪中不惧、在黑夜中不盲。纵使求学之路将在今年画下句点敢于挑战、勇于攀登的精神内核将永远镌刻在我的灵魂深处。

便是滨医给予我最珍贵的财富也是我人生中不可磨灭的烙印。

桃李信箱王辛哲


招生专栏:加入我们,未来可期

招生专业: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公共事业管理、健康服务与管理、信息资源管理

联系方式:

招生电话:05356913324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咨询电话:

邢老师:13589812921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咨询电话:

何老师:13562573301

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咨询电话:

赵老师:15854560606

信息资源管理专业咨询电话:

曲老师:13863858971

学院官网:

https://wsglxy.bzmc.edu.cn/main.htm

学校官网:

https://www.bzmc.edu.cn/main.htm

 图1本科招生咨询qq群  图2学院微信公众号

报考要求:近三年录取最低分数线及选考科目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