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期不一般|卫生管理学院2025年举办“三下乡”社会实践成果展示活动

发布者:张皓月发布时间:2025-10-29浏览次数:10

10月27日,我院于烟台校区教学楼1006和滨州校区教研楼B205同步举办2025年暑假“三下乡”实践成果展示活动。学院辅导员和300余名在校生参加此次活动。

经自主申报、审核推荐,共有8支团队进入现场展示环节。各实践团生动展示实践成果,从理论宣讲传薪火到科创逐梦报国行,从文脉寻踪谱新篇至青春聚力兴乡村,从教室小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他们奔赴祖国各地,深入城镇乡野,将有为青春融入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征程,以实际行动践行挺膺担当的时代使命。

本次展示活动是学院系统总结暑期社会实践丰硕成果、交流实践经验、凝练实践智慧的重要举措,通过团队展示和成果汇报有效实现了提质增效的预期目的,进一步推动了学院实践育人工作走深走实。下一步,学院团委将以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基础,持续推动社会实践与思政教育、专业教学的深度融合,结合管理专业特色搭建更加稳固的校地实践平台,让青年在“行走的思政课”中厚植家国情怀,在“一线的专业课”中锤炼过硬本领,以更富成效的实践育人体系引领广大卫管学子在服务基层中书写青春篇章。




1号“健行齐鲁”慢病管理供需协调度调研实践队

该团队赴山东三市五区县开展慢病管理调研,团队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与方便取样的抽样方案,共收集656份有效问卷。通过构建CCD模型,深入了解患者与医务工作者双视角下的供需协调问题,后基于SEM模型探究其影响因素。基于实证数据,研究提出从精准强化基层资源、提升患者素养到加速数字转型等系统性优化方案,旨在为提升区域慢病治理效能、助力“健康中国”战略提供实践路径。

2号青年传薪实践队

该团队于暑期在山东滨州阳信县成功完成社会实践活动,成果丰硕。本次实践围绕“基层调研”与“理论宣讲”两大主线展开。在调研方面,团队覆盖信城街道与水落坡镇的多类人群,通过科学方法收集54份问卷并完成8份高质量深度访谈,为研究基层现状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宣讲方面,团队进入信城街道“123小课堂”开展2次活动,凭借创新的内容与形式,有效宣讲了新思想,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与责任担当取得了显著成效,充分展现了当代青年的实践能力与社会责任感。

3号仁心膳护·健管桑榆实践队

该团队深入山东六地乡村及养老机构开展老年膳食健康科普活动。队员依托302份问卷调研,针对性破解饮食痛点,定制具有当地特色的膳食指南。同时团队为老人测血压、建档案,开展12场进村宣讲,发放150余份指南。活动纠正老年人健康认知偏差,构建可复制科普模式,为乡村振兴与健康中国注入青春力量。

4号医美社会实践小分队

该团队在烟台市牟平区政府街社区开展“社区医美科普行,健康变美心更明”主题医美防诈骗宣传活动。此次活动采访50余人,发放宣传单200余份,近40人参与讲座,回收有效问卷98份。居民医美诈骗识别能力与维权能力显著提升,团队也提升了综合能力,为净化医美行业生态、构筑社区安全防护网奠定基础。

5号“科学育儿进乡村,健康母婴共守护”小队

该团队在山东淄博临淄区临园、正齐社区等地,调研农村母婴健康知识认知情况。针对农村群体的健康知识薄弱环节,通过情景剧、PPT讲解等开展孕期膳食、产后恢复等主题进行2次宣讲活动,分发135份问卷及线上视频讲解。旨在普及母婴健康知识,提升群体科学育儿认知,进而减少育儿风险,守护母婴健康。

6号“医路清风”实践队

该团队以“清风入基层,廉声传医心”为核心开展实践。团队深入基层卫生院,寻访8件廉洁事例;开展廉洁认知调研,回收200份调研问卷后分析并形成调研报告;在滨州、潍坊、烟台等地举办宣讲会,普及廉洁知识;开展两场案例研讨活动,提升队员廉洁素养,推动廉洁理念融入基层诊疗工作。

7号星火寻光队

2025年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该团队以医学生的视角对沈阳抗战资源与红医精神进行调研,考察沈阳三类红色资源。调研发现,学生对红医精神认知简化;传承意愿强但方式单一、与专业结合弱。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强化沉浸式认知、推动专业融合、创新年轻化传播对策,助力医学生传红色基因,为医学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8号“最美乡村视听无碍”实践队

该团队依托省部级基金项目,对山东省农村视听障群体“观影”需求进行调研,采用回收415份有效问卷、焦点小组、深度访谈等方法。发现该群体“观影”意愿强,但存满意度低、时效滞后等问题,社会性等三要素影响观影质量。据此提对策:建“政府+影院+个体+公益”普惠模式等助乡村文化振兴与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